有什么样的书店,就有什么样的城市
“书的意义在于对抗寂寞”,小说家David foster wallace如是说。既然如此,城市怎能少了书店?书店不断消失的今天,《志远读城》团队认为:幸好,这家森林书店,没有让圈内人来建。否则,在这样美妙的地方,就多了一个垂死挣扎的没落产业样本,而不是武汉文化的新地标。
原本,书店是一座城市跨越阶层的桥梁:你锦衣玉食,坐拥豪宅也好;你家境贫寒,缩衣减食也罢……在书店里面,你总能找到一个属于你的角落。
不过近年来,网络书商的崛起,让实体书店在没落。我也许久不去了,直到我遇见“时见鹿”书店。
之一 掌柜之邀
岁末,在一位朋友诚邀之下,去了时见鹿书店,见了书店的掌柜。
这位朋友是以前在报社工作的同事,最后也离开了。如今,他见到我,左一个“老领导”,右一个“老领导”。这个称呼有一种魔性,我试图将它跟“过气”联系起来,当然,这是自己跟自己开的一个玩笑。“老”代表的是交情,“领导”则代表是的尊敬,这个词多半是从某个影视剧中套用来的。
从事过服务行业的人,都非常注重人际交往中的技巧。而这柔软背后,则是某种执着。
亦如他,从早秋开始,就邀请我去见“时见鹿”书店的掌柜。并说,对方很期待跟我的见面。当时,我未置可否,没想到这寒冬岁末,他依旧没有改变他的初衷。
在这之前,对“时见鹿”书店,我并无印象。也没有想过跟她要产生什么样的关系。我潜意识认为,不过一家书店而已。
何况,我现在极少去实体书店买书,成为网络书商的拥趸,既便宜又能送货上门,而且可以让我在极为舒适的书房里,用最惬意的状态,比如冲杯咖啡或者泡杯红茶,去精挑细选。
对我现在的工作而言,大众化书店已经难以满足我的需求。在特定的一些领域,我需要哪些销量可能不会过百本的书。这种书,一般书店会避而远之。
那么,我还需要书店吗?
不过这位前同事执着的邀请,我决定去见一见她。
之二 太过梦幻
这个书店,跟我隔一座湖。从这座全国最大城中湖的下面隧道穿过去,很快就到了。
初见面,她着实让我吃了一惊。就在我大学时代常去的森林公园的边缘。和我念过的那所大学隔了一座小湖。
恰好,就是这座小湖,让这座书店显得独一无二。书店背后是数以百顷的梅花,数以千顷的森林,书店前面则坐拥那片湖。
而这个书店的布局,采取中国传统寺庙宫殿风格,呈现“介”字布局,中间是正殿,两边各一个偏房。
但是,单从三房自身来看,却又十分现代:房子的正面,一整面墙都是透明的玻璃,镶嵌在浅褐微黄的原木之间,时尚、大气而令人向往。
书店里面,悉数是原木的书架,呈回字型,错落有致,灯光柔和,让人愉悦。
在书架中间行走,有点像在迷宫中,你会很期待,下个角落里会遇见一点什么。
虽然地处城市边缘的森林之中,但是你在这里呆上一天,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:书店两边的偏房里,安排有茶室、简餐,有孩子们的游戏区,甚至还有一个专门撸猫室。
森林暮色之中,这个书店太过完美,一切无可挑剔。你简直没有办法要求她再拥有更多。
书店掌柜纪晓东告诉我,书店建起之后,对面华中科技大学一位教授等了正在开会的纪晓东两个多小时。好容易等到他,见面之后,激动的说:“这个书店建在我们学校旁边,就是我们的书店。对书店里某些门类图书的缺乏,我不能视而不见,你们应该要……”
纪晓东说,那一刻,他决心要为这个书店,倾尽全力。
在参观的过程中,我强烈感觉到,书店正在都市里回归。我不再觉得书店是一个夕阳行业。在被冷落,被边缘化许久之后,书店以另外一种面目,重新回到城市生活的中心。
突然之间,对这个书店,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:她为什么会存在?她用来干什么?她要如何成活下去?
之三 随意的杰作
和书店掌柜纪晓东的正式会谈,安排在书店三楼的茶室。
茶室里整洁的放着几架书,坐在里面,透过干净的落地玻璃窗,湖水波光潋滟,一湖清净,扑面而来。
掌柜纪晓东与我年相仿,但已经是武汉酒店业的翘楚,24岁当上纽宾凯总经理,28岁掌管100多家酒店。
这样一位商业精英,突然来打造一家书店,恐怕要让武汉读书人受宠若惊。
在纪晓东的口中,我才知道这家书店,是德国设计师和上海设计师联手的产物。德国人的精工慢活和上海人的精致细腻,还有经济高速发展给国人带来的时不我待的气度,都在这家书店有所体现。
纪晓东讲述了时见鹿书店的前因后果,从他的讲述中,我看到了时见鹿书店投资方纽宾凯集团的雄心,看到了城市管理者们的新思维,看到了商业资本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碰撞和妥协,而正是这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,才会出现这样一家梦幻的书店。
换句话说,“时见鹿”书店的诞生,不过是商业资本一次无意无奈之举。与奢华的酒店和土豪的房地产行业比较起来,不会有商业资本“糊涂”到把精力花在一间看不到盈利尽头的书店上。
然而,在城市发展和转型的逼迫下,商业资本小小的一次退让,造就这家森林书店。
幸好,这样一家书店,没有让圈内人来建设。否则,在这样美妙的地方,就多了一个垂死挣扎的没落产业样本,而不是武汉市的文化新地标。
纪晓东打造这个书店,不是从图书自身出发,而是围绕以图书为中心,所吸引来的城市中产消费人群,所需要的完整文化消费体验为纽带。
这得益于纪晓东先生在高档酒店行业的多年浸润,在酒店行业,锻炼了他对中产阶层隐秘消费心理的洞察能力。只不过,这一次,他把这种洞察力放在书店上。
所以,这家书店里才有了儿童游戏区,有了撸猫室,有了时尚的餐吧,有了供商务精英开会或者聚会的小型会议室,甚至提供了数间民宿,你实现住在书店里的梦想。
世间的事,皆是如此。太过功利的行为,往往无法深入人心。倒是,“树深时见鹿,溪午不闻钟”式的举动,却总能够带来意外之喜。
对了,这家书店,就叫“时见鹿”。
附记:
对孤独的人而言,书店在城市的回归,为漂泊的灵魂提供了一处庇护所,它们就是荒原上的安全屋:
“林深时见鹿,海蓝时见鲸。
然林深时起雾不知归处,海蓝时浪涌,忘而却止步。
梦醒时夜起,惊慌失措。
鹿不在侧,鲸不予游,亦不见你。
等风吹过深林雾,海映晴蓝空,你唤我梦醒,便可见鹿,见鲸,亦见你。”
流行网络的一首小诗,献给阅读这篇文章的你——《志远读城》,祝各位圈友新年如意开心。
《志远读城》:有思想的表达
出品人:吴志远 传播学者
湖北自媒体协会筹备负责人(2018年)
西澳大利亚湖北同乡会暨总商会顾问(2017年)
香港大学中国商学院“社会影响力卓越贡献”杰出校友(2016)
湖北策划协会名誉会长(2014年)
湖北省青年联合会委员(2011年)
湖北茶叶学会副会长(2009年)
湖北十大杰出青年记者(2007年)
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首届名笔(2004年)
致力品牌整合传播,创意写作,农业传播及新媒体应用研究
联系 767256562@qq.com
《志远读城》精彩文章
大人物走后看东湖